奔向美好幸福新生活
——迭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紀實
迭部,白龍江畔的一片沃土,由于交通不便、產業單一、自身動力不足等原因,限制了發展。
面對脫貧任務,迭部縣以提升扶貧整體效益為目標,聚焦“四個三”工作方法,以“一路算賬不糊涂、一路清醒不馬虎、一路有底不漂浮”和“四不摘”的工作思路,落實幫扶責任,激發內生動力,確保全縣6萬群眾與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小康。
摘帽不摘責任,彰顯脫貧攻堅擔當。迭部縣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“抓好農村基層黨建促脫真貧、真脫貧、不返貧、能致富”扶貧要求,把責任扛在肩上,嚴格落實“雙組長”工作責任制,成立以縣委書記、政府縣長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,和以縣級分管領導任組長的14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專責工作組,構建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責任體系,形成縣鄉村組四級干部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常態機制。
摘帽不摘政策,彰顯脫貧攻堅底氣。“脫貧攻堅是一場持久戰,不能滿足于摘帽,更不能止于摘帽”,縣委縣政府保持扶持政策不變,支持力度不減,不斷健全政策穩定延續機制,有力落實好各項保障政策。在產業扶貧、義務教育、基本醫療、住房和飲水安全保障等方面全面發力。
產業扶貧。縣委縣政府多方籌措抓落實、整合資金助脫貧,2019年整合19907.06萬元;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共投入14077萬元,縣預算安排扶貧資金1055萬元。制定了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管理辦法,確保全縣財政涉農整合資金“統得了”“接得住”“用得好”“管得實”。以“資金跟著產業走”為原則,落實入戶產業種養資金4210萬元,對全縣51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規范,注銷229個不規范的合作社。建立培訓、頒證、輸轉和回訪“四位一體”的勞務技能輸轉機制,完成勞動力輸轉5048人,勞務經濟收入9761萬元,為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。
義務教育保障。2019年各類義務教育項目共落實補助資金3477.12萬元,惠及學生6840人次;天津市河東區9所中小學與19所中小學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,通過教師人才雙向流動學習,使全縣教育水平快速提升。如今,義務教育得到了均衡發展,提前兩年通過了國家認定。
基本醫療保障。所有建制村實現了衛生室全覆蓋,建檔立卡人群家庭醫生簽約全覆蓋,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參保率達到100%。迭部縣各醫療機構全部執行“先診療后付費”政策。目前,共結算2888人次,住院總費用987.27萬元,辦理慢性病證1703本。
住房和飲水安全保障。完成了全縣11個鄉鎮房屋安全等級鑒定。易地扶貧搬遷245戶1160人,拆舊復耕有序推進。估算總投資210萬元,改造凍管10.3公里,全縣農牧村安全飲水100%達標。建成了3306座戶用廁所、95座公廁,創建了20個清潔村莊。
益哇鎮知子村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戶說:“易地搬遷之后,我們的交通便利了、離學校也近了,感謝政府的好政策。”
摘帽不摘幫扶,彰顯脫貧攻堅能力。為了匯聚精銳力量,縣委縣政府樹牢“為擔當者擔當,讓有為者有位”思想,選優配強23名優秀干部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。同時,在省州縣鄉共113個單位抽調2654名干部,幫扶52個行政村243個村民小組,實現了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全覆蓋。健全東西部協作機制,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2159萬元。項目涵蓋光伏電站、人才培訓、人居環境改善等,帶動貧困人口9161人。2019年,天津市、河東區多方籌措社會幫扶資金400.84萬元,特別是達拉鄉次哇村發生山洪災害后,迅速投入170萬元,使全縣各族人民群眾深切感受到了來自千里之外的溫暖。
摘帽不摘監管,彰顯脫貧攻堅決心。“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,越要響鼓重錘,決不能搞急功近利、虛假政績的東西。”縣委縣政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強化執紀問責,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。對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和省委第七巡視組的反饋意見,縣委縣政府成立了“雙組長”整改工作領導小組,強化督查,切實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、整改不到位不放過、整改不徹底不放過。截至目前,脫貧攻堅反饋問題已完成整改39個,完成率100%。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問題已完成整改43個,完成率100%。
迭部縣委副書記、縣長焦維忠說:“2019年,迭部縣全面完成了年度貧困村退出、貧困人口減貧任務。桑壩鄉唐尕村、臘子口鎮臘子村順利通過州級驗收,全縣完成了脫貧141戶617人,貧困人口由2018年底的159戶702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44戶208人,貧困發生率由2018年底的1.76%下降到2019年底的0.52%。2020年,我們有信心與全國、全省、全州一道同步實現小康。”
脫貧攻堅是一項功在當代、利在千秋的偉業。在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,迭部縣委縣政府,將拿出“敢教日月換新天”的氣概,鼓起“不破樓蘭終不還”的勁頭,向貧困發起最后的總攻,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,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勇往直前。
|